最近一项“新科技”火遍了教育界,这种被称作是“量子波动速读”的东西在微博上火了起来,立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。
(相关资料图)
这项“新科技”的推行者们号称“量子波动速读”是一种高速的HSP(高等感官认知)感知能力,在日本七田真博士的研究下,已经成熟地开发出了一套能够锻炼出这项能力的方法,这项阅读方法起源于日本,是由一位名叫飞谷由美子的女士发明的,在这套理论的提倡者口中,用这种方法看书甚至还能自带翻译功能,能让小朋友在看外文书的时候直接将外语翻译成孩子的母语。
其机构宣称,“量子波动速读”能使大脑呈现出书本的动态影像,翻书速读越快孩子的阅读速读就越快,学习能力就越强,所以他们的速度中要求孩子们用快速翻书的方式来“阅读”,不少看官表示这种翻书方法自己夏天的时候也用过——凉快!不仅凉快,说不定还能翻到你以前在书里夹着的钱。
不少网友纷纷调侃,现在骗人实在是太容易了,“遇事不决,量子力学”。
奇葩骗子机构横行霸市
家长总是“最好骗”的
不论是哪个国家,“家长们”在一谈到与孩子有关的话题,立刻就变成了“社会弱势群体”,彼时的牙尖嘴利、有勇有谋,立即全部“下线”。面对种种奇葩骗局,家长们的态度就好像是老年人面对保健品一样,恨不得把家里所有的钱都掏给骗子,这究竟是为什么呢?
有很多人说,家长们在遇到孩子的事情上,会变得这么“蠢”,都是因为家长们对自家的孩子期望过高,对孩子有着不切合实际的过高要求;或者是感受到社会竞争压力大而焦虑,“走火入魔”把孩子往火坑里推。
这样的观点真的准确吗?
盲从是人类一般心理
我并不认为出现这样家长“惯着”教育骗子的情况是家长们的“锅”,准确地来说,我不认为家长这样做是绝对的错误。
在人类历史的不断前进中,全人类社会的文化、艺术、科技等等领域都是在全面发展的,不同的人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中都在做着自己的贡献,共同推进整个人类社会向前进步,这就导致了我们势必会对很多领域的知识甚至是一般常识一窍不通,毕竟人非圣贤,我们无法对人类所有的领域都做到一定的了解。
其次,国家在不断地进步中,人们的竞争意识也正是因为需要跟上“时代的脚步”,是源于人类自身千万年来生存法则潜意识下产生的,花钱让自己的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、参加技能补习班,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,家长的初衷并没有任何错误。
而我们大多数人所抨击的“盲从”行为,这并不能算是一种错误行为,人是群居动物,在群居动物的基因中千万年来刻下了“选择大多数同类的一方更加安全”的理念,这是我们潜意识中对自己的保护。
我们之所以要对抗这种“盲从的潜意识”,是因为在现代人类社会中,暴涨的信息量中会掺杂很多我们尚未接触过的知识,我们无法凭着自己的知识储备量对这些信息作出判断,在这种情况下选择盲从,势必很容易造成上当受骗的结局,毕竟,你并不知道自己盲从的那一方是不是真的是自己的同伴,现代的骗术相当高明,骗子可以为我们假扮出很多“同伴”来迷惑我们的认知,鼓动我们去盲从这些“同伴”。
作为家长怎样有效避“坑”
现代“高科技”骗局
和国家与人种无关,“高科技”骗局在各地都有发生,被骗人也有很多是我们平时所说的“先进国家”的人民,事实上,容易被“高科技”理论欺骗是我们全人类的一个共性特征——迷信权威。
我们对于自己不了解的知识理论,往往会抱着胆怯和轻信的态度,这是由于我们因为自己的“无知”而感到羞愧,觉得自己“不如别人”,而倘若骗子们拥有伪造的“证件”以示自己具有什么学术大师的身份,我们就会更加相信对方的言论,这就是为什么面对“量子速读”培训课高达一万四千多元的培训费,家长们也争前恐后果断报名的原因。
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,正值社会主力的青壮年也成为80、90年代的人们,许多我们上一辈人不了解的科技理论知识诸如“量子力学”、“中子”、“粒子”等等也成为了我们这一代家长略知一二的名词,当现代的诈骗者们使用这些看上去十分高大上的英文缩写、科学专用名词、一些高难度领域的概念和理论,甚至是自造的理论时,众多专业名词构成的段落让我们不由得觉得这些“歪理邪说”非常具有说服力,只是自己“水平不够”才看不懂,因而形成了盲从他人走入骗局的心理。
以彼之道还施彼身
其实,要提高自己应对这些“高科技”骗局,擦亮眼睛甄别外来教育理念的真假,并非一件完全困难的事情。
我们的出发点是好的,希望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,当发现那些提出“这样学习更加轻松”的新式学习方法时,想要给孩子试一试也并不是什么“偷奸耍滑”的心态,毕竟孩子的学业繁重我们看在眼里心中心疼,想要让自家孩子轻松一些也是为人父母的正常心态。再者,当家长发现别人在使用新型的学习方法轻松学习时,家长又怎能舍得自家的孩子独自一人埋头苦读呢?
关键词:
